公司估值常用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与牛共舞投资网
时间:2019-03-12 09:28??来源:股票投资 ??作者:与牛共舞 ??点击:次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对人、社会、行业和企业的理解,和对安全边际的把握,才是投资之“道”,而今天谈的估值方法,只是“术”层面的东西。水平有限,对“术”也只能谈点感想,与大家交流。
1.价格/未来现金流折现
毫无疑问,这个是投资的“终极问题”,而“终极问题”的问题在于,无法直接计算求解。为什么呢,因为严格来说未来的事情是谁也不知道的,未来的现金流“怎么流”,天知道,对一个未知的东西折现,怎么算?芒格先生说得好,沃伦是用现金流折现估值的,但是我从没有看到他算过现金流折现。意思应该是说,现金流折现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种具体方法。常常看到有人,尤其是一些研究报告,煞有其事的以某折现率、某年限等算出一个未来现金流折现,有时还取不同情况算出一个列表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好。虽然这是别人的自由或工作方式,我无法笃定地说是错的,但是这样做至少可能会有很强的心理暗示:我用的是最权威的未来现金流折现方法+我算出了一个很确切的值+我还考虑了不同情况下的折现值–》;我算出来的值是可靠的可以直接与公司价格比较进而得出低估/高估的结论。
个人觉得如果要用现金流折现,就应该用芒格先生所暗示的心算,如果无法用心算出现金流进而得出高估或低估的结论,那就是还处于模糊地带,应该继续跟踪公司价格与价值的变化,而不能为了得出结论而去作太多假设得出一个精确但往往错误的结论。
2.市盈率(PE)
市盈率是广大股民最喜闻乐见的估值方式,但是很不容易用好。首先是这个E, earning, 盈利,怎么理解?是去年的盈利,还是过去3年5年的平均盈利,还是今年的预期盈利,抑或是未来3年5年的预期平均盈利?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白PE是价格/未来现金流折现这个“终极问题”的一个启发式替代问题(也即是说从计算PE得到的答案并不一定是价格/未来现金流折现问题本身的答案)。所以,至少我们应该计算的是未来的PE,对应替代未来现金流,但是,因为未来的E也未知,那么就只能用已知的E来替代或估计,最终,我们计算的PE是一个替代问题的替代问题。从这一角度而言,PE对于解决终极问题的帮助似乎非常有限。
3.市净率(PB)
表面看来,市净率与清算价值联系更直接,而与未来现金流折现的联系要远一些。大家买公司股票不是为了清算,那么市净率是否无法用于估值?非也,因为资产净值相较当期利润而言往往失真度要小一些,所以如果使用得当,市净率也可以成为较好的估值方法。具体而言,市净率PB与净资产收益率ROE相结合(PB/ROE = PE),可以较好的为公司的估值:具有这样盈利能力(ROE)的资产,值多少钱(PB)?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思维方式,可是问题又来了:1. 怎么判断和看待资产净值的失真?2. 怎么知道某具体ROE的资产应该值多少钱?
4.股息率
股息率是一个看起来非常可靠简单的估值方法。股息率可以有两种理解:1.股息值/盈利值;2. 股息值/市值。
前者是一个很有用的指标,可以与该公司所处行业特点、公司的发展阶段及公司的股权结构等相对应考察(此处暂不展开讨论),如果有背离的话往往可以发现一些潜在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除了处于高速连续复合增长期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企业外,绝大部分正常的企业都应该合理的派发股息,股息过少或不派发股息的公司,其现金流或大股东的诚信往往是有问题的,这样的企业可能不值得投资。
5.结语
还有不少的估值方法,比如市销率等等,就不一一谈了,原因主要是我更不了解,就不乱说了。但是其中的道理是一致的:估值方法只是“术”,投资之“道”在于对人、社会、行业和企业的理解,和对安全边际的把握。但是“道”还是得依靠“术”来实现,所以认清各种“术”的本质与局限,了解如何运用这些“术”是很有意义的,而且要综合(行情 专区)运用各种“术”从多个角度衡量,追求模糊的准确而不是精确的。